儿子昨天旅游回来,特别兴奋,滔滔不绝说了好多见闻,说到最后,充满遗憾来上一句,明天又要开学了,真想再玩几天!我说上学不好吗?孩子的回答让我心酸:我们就想能多玩一会儿,可老师和我们想的不一样,他们总教育我们小孩子要多读书,做伟大的人,将来为国争光。他还振振有词,现在笨点有什么关系,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是个笨蛋,人家也成了最伟大的人。
是吗?
儿子拿来小学二年级语文书让我学习爱因斯坦的故事:小爱因斯坦手工作业交的是一个不像样的小板凳,老师问大家,“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吗”,小爱因斯坦从抽屉里又拿出两个更糟糕的,那个交上去的不像样的小板凳可是他做出来的第三个、也是他认为最好的一个。执著的小家伙从此得到的是老师的信任与鼓励,而信心也让他走的更执著……
我可怜儿子,心疼儿子,上个小学就这么苦,多玩会儿是他的最大心愿,如有可能,我尽量纵容他多玩一会儿。但是同时,我又逼着他在奥数、英语等等兴趣班中穿梭,一周又一周,他累我们也累。家长就是这般无奈,别人都在做,谁也不甘落下。回想起来,我们没让孩子上奥数的时候,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,那不是把好好的孩子给耽误了嘛、将来怎么升学?孩子自己也承认,没学奥数的同学现在在课堂上经常回答不出问题来,他也笑话人家笨。
“爱因斯坦的故事让你学到了什么?”
“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让他成为伟大的人”
“还有呢?”
“爱因斯坦的执著努力让他成为伟大的人”
“还学不学奥数、英语”
“学,我不想让人家笑话我笨”
我欣慰他悟出了执著和努力是成为伟大的人的必要条件。他的这次旅行原本因为旅行社的差错等原因差点不能成行,孩子特别失望,说,算了,不去了。因为他妈妈的锲而不舍,才在出发前一天把自由行的一切行程搞定。我顺着他的思路进而启发他,
“这次旅行懂得了什么?”
“爸爸妈妈真爱我”
“还有呢?”
“坚持、不放弃”
通通是大道理!
追求完美、永不言弃,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、要求自己,尽管这样的成本太高、压力太大、心里很累。但我还是想让孩子也能这样并早点这样。不过,孩子的现实问题我现在却解决不了:他想放弃一点学习的时间来多玩会儿;老师想让他们多读书、好好学习,为国争光;我作为家长想让他追求卓越、让我们省心。
我不够高尚,我从没有教育孩子,要做伟大的人,为国争光,但孩子已经知道要这样去做,尽管他们有自己的思考。我特别想知道,老师回到家里,会不会天天要求自己的孩子“为国争光”?
孩子们不是不想成为伟大的人,但他们宁可多玩一会儿。
他们疑惑读书、学习为了什么?
没有一个又一个闪光的个体,怎能指望一个集体五彩斑斓。在上大学之前,天性爱玩、需要玩的孩子苦不堪言。他们一旦上了大学,反倒像进了保险箱,放松和懈怠的不在少数。人之初,性本善,长大成人、该树立人生观、价值观的时候,不少孩子倒下了,自己都为不了,还能为谁争光?从过度禁锢到开闸式的自由,这个过程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呢?
九十年前,一代青年为社会寻找德先生、赛先生,现在,我们要为孩子找他们俩,而且,不光找他们两位,还要找属于孩子的天性,属于孩子的自由。
就从孩子做起吧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
欢迎交流,欢迎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