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是“清明”。上午到街中购物,有儿童吟诵杜牧诗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。抬头一看,太阳鲜亮,何必强说“雨纷纷”呢?不禁哑然失笑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,
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
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
可以说,此诗为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诗篇之一,或是国人皆能出口成诵。
如周汝昌先生所说:“这首小诗,一个难字也没有,一个典故也不用,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,写得自如之极,毫无经营造作之痕。音节十分和谐圆满,景象非常清新、生动,而又境界优美、兴味隐跃。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,是顺序的写法。第一句交代情景、环境、气氛,是“起”;第二句是“承”;写出了人物,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;第三句是一“转”,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;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,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—“合”。在艺术上,这是由低而高、逐步上升、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。所谓高潮顶点,却又不是一览无余,索然兴尽,而是余韵邈然,耐人寻味。这些,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,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!”周先生所言极是,这首诗用词明丽,写景清新,语言通俗,境界优美,应该是写清明的杰作。更有人说,杜牧的这首《清明》诗,使千百年来所有写清明的文学作品相形见绌。这个判断,大抵是不会错的。
但是,这首诗却一直受到质疑。有人干脆讲,此诗是伪作,不是杜牧先生写的。
理由呢?却也简单:杜牧这首《清明》诗,不见于杜集。
也就是,杜牧的文集中没有这首诗,于是,学界很多人便认定是伪作。对么?
再如三联周刊的朱伟先生说:“中华书局出版的《杜牧资料汇编》,翻阅极困难,因是一个个历代人物罗列,只能一个个查找关于这首诗的相关资料,其中收集了唐到清300名家对杜诗的评点,只有一人说到了此诗。可见宋之后的学人,起码都不认为此诗代表了杜牧的水平。”朱先生质疑:《清明》诗可能是一首伪诗,因为不见于杜牧诗集。而且,朱先生考证,唐至宋,清明节气并不受重视。朱先生还翻检了经常阅读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,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的《唐诗选》,在杜牧名下,也不见这首《清明》诗。以《清明》诗的知名度、艺术成就,被选本弃用,是很奇怪的。
网友范先生则说,他为了进一步了解《清明》真伪的有关情况,曾上网查了一下。《清明》诗最早见于《贵池县志》,最早由南宋时人收入一些诗歌选本。关于《清明》诗是否由杜牧所作的争论早就有。根据有关文章,《清明》的产生、流传、作者,都是问题,不能肯定为杜牧所作,但也无法否定。
还曾有诗友说:几年前,曾读南宋人编的《古今岁时杂咏》,在“清明”卷下,没有见到杜牧这首著名的《清明》诗。当时感觉奇怪,只是没有深究,以为是编者眼光狭隘,疏漏了。现在看来,这其实是问题所在。
《唐诗鉴赏辞典》第二版特增补一条注释,指出,“宋初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,第九十卷《昇州(今江苏南京)》中已有‘杏花村在(江宁)县西,相传为杜牧之沽酒处’之记载,可见至少在五代是就已将‘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’的作者定为杜牧,故伪诗之说尚无确证。”
或许,《唐诗鉴赏辞典》说得更客观些?
唉!杜先生已是古人,不能顶着烧纸跑出来作证了。或伪或真?读者自家评判即是。无论怎样,《清明》仍是一首传唱不衰的好诗么!
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证据,上述几位质疑者的说法,大概只能是猜测了。不作数的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
欢迎交流,欢迎评论